据综合媒体近日报道,今年内无望结束的俄乌战事令整个欧洲安全形势天翻地覆,德国等完全摒弃二战后和平主义原则开始大规模扩军,芬兰、瑞典也抛弃中立地位想加入北约。多位政治、历史学家反思在冷战结束欧洲分裂30年后,为何欧洲又走到了爆发大战并陷入极限对抗的状态?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再度被回想起来。 那场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就在欧洲,造成了极其可怕的死伤数字与惊人破坏。作为战争最大胜利者和获益者,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到达巴黎进行和平谈判时宣称:“为了结束所有的战争,我们刚给这场战争作出了结论”。他相信他主张建立的“国联”将以反对侵略者的行动来阻止未来的战争。但由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导的美国参议院以损害美国主权为由,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 因而美国自己从来也没有成为国联的成员。甚至国务卿蓝辛也反对该条约。此时由于中风而导致偏瘫的威尔逊提出了辞呈。1920年底,威尔逊最终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它即使不普通的话,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姿态。法国的福熙元帅是战争结束时盟军的最高统帅,他对凡尔赛和约签署的“威尔逊式的”和平评价道:“这不是一个和平条约,它只是为期20年的休战书。”福熙的预言惊人准确地实现了,但他没有活到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再度爆发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伍德罗·威尔逊的虚伪,正是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美国帝国主义打下了思想基础。西奥多·罗斯福和伊莱休·鲁特描绘了一个起源于欧洲的、帝国主义式黩武主义的美景,它由这样一种认识所支持,即美国的明确使命是将要统治人种低劣的拉丁美洲人和东亚人,没有比这更有力的支持了。 威尔逊中途放弃了他的过度现实主义、多愁善感和反历史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世人应该看到建立在美国榜样的基础之上并被美国所领导的世界民主。这项政治工程丝毫不比同时发生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的领导人所提出的世界美景更缺乏抱负和激情。正如国际关系评论家威廉·普法夫指出的:“美国仍然是自大的、自以为是的、神一般总统思想的奴隶。”为了充当霸主同时还占据道德高地,美国必然掀动世界混战。文/PY 为北美地区华人提供全网最新的美国及加拿大华人资讯 关注公众号:mewfunna 相关阅读 |